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

【MOVIE】獻給研究生的奏鳴曲。



《竊聽風暴》的論文寫作啓示

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東西德未合併,柏林圍牆未開放之前,而地點則是人民受到國家嚴密監控的東德,言論無法自由,許多藝術家被列入政府的黑名單中,再也無法創作,最後只好步上死亡一途。

衛斯勒,是一名優秀的秘密警察;德瑞曼,優秀的劇作家,對東德做法不滿,出版批判東德文章,是衛斯勒秘密監聽的對象;女主角西蘭,當時紅極一時的女演員,為德瑞曼的女友,卻被高官覬覦美貌,用權勢威逼她獻身,看似平穩的角色卻在此時做了小轉彎,可以說是人性和職責起了激烈碰撞的關鍵時刻。

搜尋東德的歷史不難得知,東德國家情報局「斯塔西」曾經號稱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,擁有十二萬名諜報人員、一千名電話竊聽高手和兩千名郵件檢查人員,前東德的人口不過一千八百萬人,情報局建立的秘密檔案竟然高達六百多萬人次,在這樣的背景下,《竊聽風暴》雖從史實出發,卻將主題回歸到人性與理性的拔河,我們看到情報可以害人,亦可以救人,考驗的就是衛斯勒的天良跟判斷;論文文獻收集如同一般,每個研究題目的背後都有來自各處的論點與資料,但是否全盤接受就必須依自己去斟酌,並不是一昧的相信或抄襲,讓這些經由自己消化過、或提出新看法才呈現,就是專屬於自我最精闢的論點,也是最有貢獻及參考價值的好論文。

另外在幾個角色人物上都看到了各自的堅持與信任。 當衛斯勒開始袒護德瑞曼後,就屢次幫助他們,從向上級裝傻到趕在搜索隊到達之前把打字機拿走,雖有好幾次他能收手,但他依然堅持,不畏懼不退縮;德瑞曼則是選擇相信他的伴侶,有一景,被高官給沾污的西蘭回到家難過地縮在床上,發現這件事的德瑞曼沒說什麼,只是應她的要求,抱著她,選擇了信任並給她安全感。
許多人在論文撰寫研究期間,不論題目或方法常常更動或善變,就是堅持與信任的不足,往往在一群迷魂陣中快理出頭緒時就放棄,這樣不但無法如期完成,反而還要發雙倍的時間來努力,對此,就算放棄也要清楚明白不可行的原因,才能記取經驗獲得成長。

看完竊聽風暴這部電影時,會讓人一下無法言語,很多的片段在腦中不停的重組、拼湊。 尤其是最後一幕,衛斯勒成為郵差,在城市裡辛苦奔波,也代表了他成為東德專制主義下的受害者之一;他經過了貼著德瑞曼大大海報的書店,又退回海報前,接著進了書店,看見德瑞曼的新書名〝獻給好人的奏鳴曲〞,在書的序頁中寫著〝僅將此書獻給HGW XX7〞,而當衛斯勒要結帳時,店員問他說是否要包起來送人時,他微微一笑說:「不用了,這是要送給我的。」 這兩個人,全片二個小時多,沒有交談過,但像是有段深厚友情,真的令人很感動。

雖說這部片的步調起伏不大,很平穩,但拍攝手法卻很細膩,有很多東西並不會直接明說,而是以埋伏筆的方式進行著,真的勝過千言萬語,讓人餘韻無窮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